Skip to content

嘯旨後序

作者: 劉基

原文

右《嘯旨》一編,館閣暨鄭、馬諸書[1]皆不著所撰人名氏。內述其事,始於孫登、嵇康,先生遂係以內激、外激、運氣、撮唇之法甚詳,而於聲則云未譜。

聲音蓋激氣而成者,邵子[2]謂物理無窮而音聲亦無窮,惟無窮乃可以配無窮,故以音聲起數御天下古今物理之變。聲則起於甲而止於庚,多、良、千、刀、妻、宮、心之類是也;音則起於子而止於戌,古、黑、安、夫、卜、東、乃、走、思之類是也。與沙門神珙之法稍異。神珙則以內外八攝總其聲,三十六母總其音。法雖不同,其於音聲則括盡而無遺矣。然有字有聲者雖多,而有聲無亦為不少,必皆以翻切得之。翻者翻出其音,切者切出其聲。如徒,公徒,丁,顛東。丁、顛謂之翻,徒、東謂之切也。其他無字之音聲,如水聲、風聲之類,皆可飜切。

今黃冠師符呪秘字,亦有聲而無字;梵門密語,若一字呪,合晉、林二字為一呼,至有三合、四合者,彈舌取之,而皆無字。及其號召風霆,驅役神鬼,若運諸掌。今亦有聲而無字,豈吾儒感天地、贊化育之餘意歟?聲雖未譜其間,穪或取聲自上齶出,或自舌上出者。四聲惟平聲有上、下,蓋氣自上齶出為上平聲,氣自舌上出為下平聲。上、去、入聲無上、下者,反聲故也。平聲清而反聲濁,竊想嘯之為聲,必出於平而不出於反矣。

孫、嵇仙去遠矣,白骨生蒼苔,九原不可作。安得善嘯之士以譜其聲而習之,登泰山望蓬萊,烈然一聲,林石震越,海水起立,此亦此生之大快也!子儋朱君好古博雅,一時俊彥之良無有逾者,於僕契分甚厚,暇日出是編以相勘校。因曰:「嘯之失其旨也久矣,幸存此編,略知梗概。不刊諸梓以傳於世,則羊禮俱亡,後人何所考據?子盍為我敘其事於編後,以遺同志。幸遇反隅之士,衍而習之,庶幾復有以嘯名於天下者,知由此書以發其端」云。

注釋


  1. 此指楊士奇主編的官修書目《文淵閣書目》、鄭樵的《通志》和馬端臨的《文獻通考》。 ↩︎

  2. 指北宋儒學家邵雍 ↩︎